二百二十斤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20章 去,还是不去?,重生之景泰大帝,二百二十斤,万卷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朱祁钰答应得这么痛快,其实还有一个原因。

因为入贡这事儿操作空间颇大,朱祁钰很容易就可以破坏掉李满住等人的图谋。

藩属遣使来大明入贡,主要目的有两个。

一是来大明打秋风,占大明的便宜,因为汉人向来讲究怀柔远仁,厚往薄来,每次入贡,番邦使臣只要进贡一些皮毛土特产,大明朝廷就会赏赐价值几倍甚至十倍的礼物作为回礼,而且使团里的每个人都会有其他赏赐,当初也先就是看准了这一点,半年来了四次,一次比一次人数多,甚至还虚报人数,将两千多人的使团汇报成三千人,以便多拿赏赐,这种几倍甚至十几倍收益的事情谁不喜欢。

二是来大明贸易。大明地大物博,许多东西在周边小国都是稀罕物,甚至连布匹、瓷器等生活必须品都缺,这些小国自然要来大明买。

那么小国的人是那么容易来大明的吗?当然不是。

大明实行海禁政策,严禁海外商人来大明贸易,周边的藩属自然也在其列,只有朝贡的时候以使节团身份进入,这样才能来大明互市买卖,所以,许多商人都想方设法混进了使团,以使团成员的身份来大明贸易,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使团规模越来越大的原因。

而且以使团成员来大明还有个好处,那就是朝廷会包吃包住,沿途还会派兵护送,不仅差旅费全免,而且安全还得到了保障。

朱祁钰的想法就是,直接卡死使节团规模,严格控制在五十人以下,在大明买多少东西,朕不管你,但是想要仅凭不到五十个人就把采购的货品运回去,那必然运不了多少东西,东亚这片土地的马车一直都是双轮马车,载货量有限,指望朝贡使节团采购货品,规模小无所谓,规模大了压根不现实,这也是为什么瓦剌鞑靼都希望和朝廷互市的原因,只有互市,大明才会提供海量的,能够满足草原需求的货物。

不过这都是后话,可以暂且不提。

“事情就这么定了吧,杨善,你回去之后找刘纲说一说,安排一下,等脱脱不花的使臣一过来,就让他们一起去辽东便是。”朱祁钰吩咐道。

“臣遵旨。”杨善恭敬道。

朱祁钰想了想,又道:“对了,你和刘纲说的时候再加一条,鞑靼请建州三卫助战掏了多少钱都是他们的,朕不要,但是他们出征所获的牛羊马匹,要卖给朝廷。”

大明一直缺少牛羊马匹,河套地区虽然可以提供一部分,但是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大明的需求,大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血蓑衣

七尺书生